![](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2017年山西省爱国卫生工作亮点频频,新举措、新成效具体如下: 一、卫生城镇创建取得新突破 (一)新增国家卫生城镇11个。 2017年,忻州市和岢岚县、静乐县、五寨县、神池县、代县、昔阳县、楼子营镇、义门镇、老营镇、大寨镇1市6县4乡镇获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 (二)重新命名国家卫生城镇18个。 2016年山西省复审的18个国家卫生县城(乡镇),通过了全国爱卫办的暗访抽查,获重新命名。 (三)通过2017年国卫复审11个。 长治市、侯马市、介休市、原平市、孝义市和长治县、襄垣县、屯留县、长子县、繁峙县、古县北平镇5个国家卫生城市、5个国家卫生县城和1个国家卫生乡镇全部通过国家复审暗访,将再次获被国家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命名。 (四)拟申报国家卫生城镇8个。 临汾、阳泉、运城、晋中相继启动了全面创卫,安泽县、芮城县、岢岚县宋家沟等8个县城、乡镇有望2018年申报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五)新增省级卫生城镇33个。 对新申报的5个省级卫生县城、44个省卫生乡镇进行了资料审核、暗访评估,予以命名。 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取得新进展 (一)明确责任分工,推进任务落实。 山西省乡村清洁工程累计投入50.6亿元,配备保洁员9.4万名,农村垃圾处理率达到50.3%,50个县启动了农村垃圾治理PPP项目; 清理农村“四堆”135.1万处、垃圾2593.4万吨;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3个县列入首批全国示范,17个县启动了省级试点。 山西省行政村全部通达等级公路;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为95%;建制镇、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度提高。 (二)围绕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山西省开展了以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长治、忻州、晋中、运城、大同、临汾、阳泉等分别开展了“五道五治,建设美丽家园”、“八道四治四建”、“拆违治乱提质”、 “四化六治一创”、“三环三沿六治”、“环境卫生百日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违章建筑专项行动及城乡污水专项整治行动。 (三)加强环境监测,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各地根据季节及区域特点,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自主消杀为辅的方式对病媒生物进行了防制。 开展了覆盖山西省市、县、乡镇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36个县720个村3600个农户的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和农村病媒生物监测。 (四)积极协调争取,推进农村改厕。 2017年共完成17.03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建设改造任务,并在年底争取到1.8亿农村改厕补助款。 三、健康城镇建设试点全面启动 继2016年侯马市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后,经省政府同意,以省爱卫会名义印发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规划(2017-2020)》 遴选了71个城、镇、村作为省健康城镇建设试点,各市、县也启动了健康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国家、省、市、县四级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试点均已启动,健康城镇建设管理体系基本形成。